二十多年以前,我随父母从京都迁移到运城这个山西最南边离黄河不远的小城。年少的我对这里的一切是那样的陌生又充满新奇。当父亲带着他的儿女步入田野,来到儿女们第一次见到的黄河时,田野的广袤,黄河的咆哮,给年少的我留下了永生难忘的记忆。
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。传说中的唐尧、虞舜、夏禹都曾建都在这里。自周、秦以来,许多在历史进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人物也都曾出现在这里。远在春秋时代,晋文公重耳即称霸中原。华夏唯一女皇帝、杰出的女政治家武则天、以忠义仁勇而被后人尊崇的关羽、以杨业为代表的杨家将、以编写《资治通鉴》著称于世的司马光、还有戏剧家关汉卿、政治改革家、文学家柳宗元,学者、文人元好问,诗人王勃、王维、白居易等等,无不出现在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上。九曲黄河造就了无数的英雄儿女,随汹涌波涛翻转的浪花,演绎着无数个动人心弦的历史故事。这些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文学家、艺术家,个个鲜明,个个透彻,个个让人激动难以忘怀……
记不清有多少次,村屋已升起了袅袅炊烟,我还在田间地头,缠着老农讲述着一个又一个古老的故事。老爷爷口中缓缓吐出的烟雾,像是唤起了很久以前的苍凉。烟锅在鞋底上敲打出的砰砰声,仿佛是历史的声音在悠悠地回响。昏黄的油灯下,农家大娘那吱吱的纺车声像是历史的车轮轧出的,丝丝白线又像是扯不断的历史情缘,延续着华夏民族数千年的文明与悲怆……
记不清有多少个孤寂的深夜,我用心灵在历史的时空中穿梭徜徉。随着岁月的年轮,我对历史的感悟和思索在日积月累中一点一滴的凝结和充实着,犹如风起的浪潮,由平淡而湍急、而汹涌、而澎湃。终于,一种无法抑制的创作欲望让我激动得夜不能寐,我把自己关在那间小小的画室里,远离了尘世的喧嚣,内心一片空灵。静穆中,我在期待着人们常说的灵感。募然,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、杨继业浴血沙场、司马光奋笔疾书、柳宗元慷慨激昂、王勃滕王阁上挥就《滕王阁序》、王之涣鹳雀楼上极目远望……三晋历史上一个个才俊的身影在我脑海里萦绕,一张张鲜活的面孔在我眼前浮现。我屏气凝神,隐约可闻金戈铁马、战鼓声声。万籁俱寂的漫漫长夜里,锁定在方寸画桌前的我,似乎听见自己的心在怦怦地跳动,画笔在纸上沙沙划过的声响,像是自己滚烫的热血在奔涌流淌。我在历史的长河中如苦行僧般寻觅、跋涉、追求。
我审视着完成的一幅幅画稿,一个画面一个人物,一个人物一座丰碑;一个画面一个故事,一个故事宛如珍珠一颗。描不完这五千年的兴衰荣辱,画不尽这人世间的喜怒哀乐。
了解这些历史人物,是让今人和后人借鉴他们的经验教训,做到古为今用,对于增长我们的知识和智慧,更好地服务于现在、发展未来是很有裨益的,也是我继《古河东一百名人图》后,创作这部《三晋历史名人图》的初衷。
当这部作品杀青时,已到了秋的季节。秋色深深,秋意浓浓。红处,红彤彤;黄处,金灿灿。秋是收获的季节,而我却没有一点点欣慰:历史上的那些才俊们像流星一样消失了,我不免有几分感慨、几分惆怅。
悠悠天籁,仿佛是古人在向我们诉说着什么……
大千世界,无尽的沧桑。人们经历了拼搏与努力,奋斗与挣扎,幸福与快乐,痛苦与煎熬,最终都将化作尘埃,任何生命在这世上不过是匆匆来,匆匆去。而永恒的是历史,她重复着昨天故事的时候,又创造出新的故事。
当我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到窗前,深深吸入一口秋天的空气,远眺着黎明前的东方地平线时,分明看到一轮淡淡的红日在悄然升起。当历史上那些叱咤风云的才俊们如日落般消失后,经过黑暗,翌日的红日会更红、更艳、更亮。
日出,是希望的诞生。
日落,是又有一个希望的孕育。
辛巳年桃月于林蘭子书屋